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129-22
    病毒性出血热实验室诊断与结果分析

    病毒性出血热(viralhemorrhagicfever,VHF)是指由多种RNA病毒引起,经啮齿动物或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微血管损害和渗透性增加为本组疾病的基本病变,肝、心、脑、肾等器官也可受累,发热、肌痛、出血为临床特征。不同病种间病死率差异很大。[病因学]引起病毒性出血热的是多种RNA病毒,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立夫特山谷热由白蛉热病毒属病毒引起;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由纳罗病毒属病毒引起;拉沙热、阿根廷出血热和玻利维亚出血热...

  • 20129-20
    用于染色培养细胞标本的制备

    用于染色的培养细胞既可以是贴壁细胞,也可以是悬浮细胞。贴壁细胞通常使其生长在合适的固相支持物上;悬浮细胞可以直接固定,也可以通过甩片或使用化学黏合剂黏附在固相支持物上。(一)贴壁细胞贴壁细胞的准备比较简单,可以使其生长于适当的载玻片、盖玻片或塑料组织培养皿中。如果实验要求高分辨率或需拍照,细胞应生长于载玻片或盖玻片上;如果实验的分辨率要求不高,或者是大量样品的筛选,可使细胞生长于塑料组织培养皿中。将贴壁细胞生长在固相支持物上有其*的优点,操作步骤,如冲洗、固定、通透及染色均较...

  • 20129-20
    悬浮细胞用甩片机黏附于载玻片

    处理悬浮细胞的一个简单办法是在固定细胞之前把细胞黏附在固相支持物上。方法之一是使用甩片机。细胞在固定之前,用特殊的离心方法将细胞甩至载玻片上。需要注意的是离心力可使细胞压瘪并扩张,使抗体更容易结合细胞内部结构,但也轻微扭曲了正常的细胞结构。1.所需溶液和仪器PBS及甩片机。2.操作步骤(1)用PBS洗涤细胞(400r/min2X106/m1;离心5min),并重悬于PBS中。调整浓度至1~(2)将显微镜载玻片固定于甩片机的转头上,然后加入0.1—0.5ml细胞悬液;(3)迅速...

  • 20129-18
    用人血清进行噬菌体ElISA

    [器材和试剂]●包被缓冲液●PBST●PBBST[PBS,1%TritonX—100,3%BSA(Sigma)]●兔抗人Fc—特异性IgG(Pierce):用包被缓冲液稀释为5.0ug/ml①●HRP标记的抗噬菌体抗体(AmershamBiosciences):用封闭液以1/10000比例稀释●显色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液体底物系统,Sigma][方法]1.将200ul兔抗人Fc—特异性IgG等量分加到各孔中。4℃孵育过夜。2.用PBST洗涤多孔板。3...

  • 20129-18
    gⅥ-cDNA融合噬菌体亲和选择

    每一轮的亲和选择包括原始的或富集的gⅥ—cDNA文库中噬菌粒颗粒的获取和纯化以及它们自身的淘选过程。介绍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抽提特异的噬菌体。1噬菌体文库的获取和纯化在每轮淘选循环中的起始部分,(富集的)Topl0F,细胞经辅助噬菌体被双重感染以便产生和纯化gⅥ—cDNAt噬菌粒颗粒,从而进行下一轮的淘选。在淘选过程中,如果没有特异的缓冲液且噬菌体对诱饵的亲和力较高(如免疫亲和筛选),此时经双重感染获得的噬菌体颗粒并不一定要纯化。2生物素化的诱饵的制备用不同的配体标准化淘选的一个...

  • 20129-10
    蛋白酶的分类及作用位点

    蛋白酶分类作用位点已知抑制物氨基肽酶金属蛋白酶带有自由氨基的L-氨基酸氨基末端;不能分解由X-Pro、·D或·Q组成的肽键2,2,双吡啶,1.1()-菲咯啉菠萝蛋白酶巯基蛋白酶无特异性α2巨球蛋白,TPCK,TLCK,烷化羧肽酶A锌金属蛋白酶带有自由氨基酸的L—氨基酸羧基端;不能分解R、P或羟脯氨酸EDTA,EGTA羧肽酶B锌金属蛋白酶K,R羧基端EDTA,EGTA,碱性氨基酸羧肽酶Y丝氨酸羧肽酶氨基酸羧基端PMSF组织蛋白酶C琉基蛋白酶氨基端双肽,可通过K,R或P氨基端作为...

  • 20129-10
    TCA沉淀过滤法,斑点法

    TCA沉淀——过滤法1.为了检测放射性标记物结合蛋白质的掺入量,每个样本吸取一定量(通常为5//1)加入盛有100t~lBSA溶液(1mg/m1)的1.5m1锥形管中。2.每管加入lmll0%冰冷的三氯醋酸,混匀。3.冰上孵育30min。4.将玻璃纤维滤纸置于一适当的过滤器上,用少量的10%三氯醋酸真空过滤,预先湿润滤纸。5.滴加样本于滤纸的中央,而末掺入标记物则通过滤纸除去,被TCA沉淀的蛋白质则吸附在滤纸上。6.再用少量的10%三氯醋酸(数毫升)洗涤2次。7.用少量的95...

  • 20129-7
    肉毒梭菌诊断技术

    疾病诊断、细菌鉴定,关键在鉴定毒素。从材料中如能迅速检出毒素为,检出速度快,治疗预防能及时。从症状、流行病学怀疑肉毒症后,应先千方百计地在极短时期内证明检材中是否有肉毒梭菌毒素,抢时间救人。在设法证明毒素存在的同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产毒能力测定。(1)检验程序检验菌株是否产生肉毒毒素,或污染食品中是否有产毒素的肉毒梭菌存可按图进行检验。检样接种肝汤35℃培养3天检样接种TPCYT肉汤2℃培养5天↓↓取液体部分7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中过灭菌↓↓↓血清学试验...

共 243 条记录,当前 20 / 31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