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抗内皮细胞抗体自身抗体

抗内皮细胞抗体自身抗体

更新时间:2012-03-14点击次数:1946

1.致病作用  表?-1已明确显示AECA的致病作用。在体外实验已证实AECA能固定补体,但自身免疫病血清中的AECA直接或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活性尚未被证实,但发现部分患者的AECA具有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除了细胞毒作用外,AECA能通过修饰与之结合的抗原的功能而影响内皮的功能。例如磷脂成分β2-GPI介导抗日2-GPI抗体与EC表面结合,由此激活EC。

 
    动物实验显示用培养的大鼠脑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质膜免疫动物,可诱发抗内皮细胞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免疫复合物性肾炎。静脉注射酶标记的抗内皮细胞抗体,血管壁有标记抗体及补体沉积,动物也出现轻度肾炎症状。上述实验提示抗内皮细胞抗体易于定位肾小球毛细血管引起或加重肾损伤,原因在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微小血管不同,可能抗内皮细胞抗体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抗内皮细胞抗体“种植”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下区域,引起炎症介质释放或免疫复合物、补体及抗体在血管壁沉积,从而导致肾损伤。
 
    2.检测方法  抗内皮细胞抗体主要是IgG型,也有少部分的IgA和IgM,主要的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和免疫沉淀法等。HF法以培养的脐静脉EC细胞株或动物肺组织切片为抗原基质,荧光特点是内皮细胞胞质呈斑点状着染。ELISA和放射免疫法有两种:一是以整个EC蛋白为混合抗原;二是以EC膜蛋白为抗原,两种方法均不能明确AECA相应靶抗原的分子量。表7-2显示了各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临床意义  AECA主要见于原发性、继发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如WG、MPA、特发性肾脏血管炎等。AECA IgG可见于SLE、APS、RA相关性血管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PSS等。表?-3列举了多位研究者报道的各种疾病中AECA的阳性率。由于AECA在多种疾病患者血清中均能检出,所以它不能作为一种特异性诊断指标用于临床。但一些临床资料显示抗内皮细胞膜某些片段的抗体与狼疮性肾炎(LN)发病明显相关,高滴度的抗内皮细胞抗体多见于弥漫性增生性肾炎,且与活动性肾损伤相关
Baidu
map